知識產權貫標網
聯系人:肖顧問
手 機:13923898645
郵 箱:919101609@qq.com
網 址:www.cc0922.com
地 址: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南十道深圳灣科技生態園五棟
貫標:讓企業知識產權物盡其用
近年來,我國的創新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知識產權問題往往成為其走上競爭舞臺的“軟肋”。盡管不少企業通過提交專利申請等方式有效保護了自己的創新成果,但對于那些知識產權數量較多的大型企業,還需要通過有效的管理方式將知識產權物盡其用。而目前,最有效的整合企業知識產權的方式就是推行實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下稱貫標)。
2013年3月1日,我國第一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國家標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下稱《規范》)正式實施。1年多來,《規范》已逐漸成為地方知識產權和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工作新的重要依據,對于我國企業整體創新水平的提升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作用顯著。
系統管理提升發展速度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基礎在于企業必須將知識產權置于合理的地位,并為知識產權配比與其相稱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海爾集團知識產權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作為知識產權制度的主體,決策者應該正確認識知識產權的價值和作用,并將知識產權部門置于與生產、銷售、財務和一級組織部門并列甚至更高的地位,并在企業戰略目標中明確知識產權的各階段分解目標及推進路徑。
對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開展思路,海爾集團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一直以來他們也是這樣做的——海爾集團設立了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作為創新的成果和保障,企業管理者始終將知識產權工作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海爾集團擁有近40人的內部知識產權團隊,其中12人擁有中國專利代理人資格,通過全球資源整合,海爾集團還擁有近10名全球知識產權實務與管理外部專家為其提供知識產權戰略制定、流程體系規劃及操作實務指導等服務。
“海爾集團的管理經驗值得推廣。在我國企業的現實需求下,早在2011年下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就開始研究謀劃推進企業知識產權規范管理工作,并于2012年開始了《規范》國家標準的編制和推行試點工作。從2012年6月起,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開始在北京、河北、浙江、陜西、湖南、江西等6個省市啟動了貫標試點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圍繞貫標,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2年開展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工作培訓,參與試點的企業達到386家,服務機構達到39家。各參與試點的省市高度重視,配合有序,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制定了該地區的試點工作方案和舉措,取得了實效。
據了解,截至目前,參與貫標試點工作的企業和相關中介機構,已經通過強化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益。位于山東省濰坊市的山東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盛瑞傳動),積極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把貫標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公司把知識產權小組的職責、專利的管理、專利獎懲、專利工作的考核等內容列入專利管理制度,鼓勵員工的業務創新和職務發明。目前,盛瑞傳動已經基本形成一套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體系,并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為公司知識產權管理及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和技術依據。
因地制宜形成發展合力
“在貫標工作中,各省市知識產權局積極推進貫標工作,建立貫標機制,制定貫標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在組織機制上保障了貫標工作的順利進行。”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全國共有30個省市的知識產權局制定了貫標工作方案,25個省市成立了領導小組,16個省市的知識產權局聯合當地主管質監、科技、國有企業、中小企業等部門共同推行貫標工作。大多數省市將貫標工作與本地企業工作結合進行推進,如優勢企業培育工程等。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河南、江蘇、浙江、北京等省、市、地區開展了貫標工作,各省市因地制宜,貫標工作呈現出逐漸深入的態勢。
據了解,自啟動并全面推行貫標工作以來,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已聯合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組建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推行工作組,制定了《北京市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優選了有資質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輔導機構,開展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系列培訓,組織編寫了《北京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工作指導手冊》,并在全國首創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在線平臺,從而為企業搭建起經驗交流、標準輔導、驗收管理、信息交互的橋梁。此外,北京市采取了企業提交自薦意見、專業輔導機構提交輔導意見、專家評審會出具專家評審意見的三位一體驗收方式,更好地體現公平和公正原則。經過多方努力,2013年申報參加北京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工作的單位已超過百家。
“貫標工作不僅使政府和企業圍繞知識產權工作建立了固定的聯系,還在推動企業知識產權能力提升的同時,提高了知識產權系統工作人員和中介服務機構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范圍,可以說是打通了知識產權工作的‘任督二脈’。”山東省知識產權局局長于智勇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說,山東省并非全國首個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貫標工作的地區,但山東省把握了國家啟動全國貫標工作的關鍵點,推動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謀劃,真正為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在圍繞企業開展工作時找到了實實在在的“抓手”。
安徽省借助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業人才隊伍和先行貫標省份的成果經驗,組織優秀的師資力量,面向全省具有一定服務企業貫標經歷和實力的中介機構和具有一定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的重點企業,多批次、有重點、分層級開展企業貫標培訓;向通過貫標認證的企業發放獎牌并大力宣傳先進事跡和經營業績,積極營造企業貫標的社會氛圍。
“通過《規范》具體實施運行一年多的經驗,我們不難發現,貫標確實能夠加強企業對知識產權的全面管理,縮小不同類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差距,逐步加強企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企業對知識產權管理的能力,真正做到讓企業的知識產權物盡其用。”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知識產權報 記者 李群)
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咨詢或輔導:肖生13923898645